
性别: 男
职称: 研究员
职务:
学历: 博士研究生
电话: 027-87198211
传真:
电子邮件: gjwu@whrsm.ac.cn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小洪山2号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伍国军,男,博士,研究员,湖南衡阳人。2001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获工程力学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获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2015 – 2016年在法国洛林大学LEM3实验室从事公派留学访问)。
主要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灾变机理及支护控制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安全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湖北省自然基金1项,负责企业委托项目若干项。出版专著4部(1部第一作者、2部第二作者、1部第五作者)。在本领域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EI/SCI收录论文70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13篇,其中中科院TOP期刊5篇,EI收录论文14篇,以第一发明人获软件著作权10项、授权发明5项。相关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第1和第7),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第2),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2)。
地下工程灾变机理及支护控制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安全开发利用等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CSRME)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理事,中国科学院促进会会员(2013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2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青年编委、《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Geotechnique》、《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igneering》等国内外著名岩土工程杂志审稿专家。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特殊软弱地层海底隧道支护结构长期性能演化机理及稳定性评价,2022-2025,主持.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DJ地下空间**技术,2022-2024,主持.
(3)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地下工程突涌水与地面塌陷灾变演化与控制技术,2021-2023,主持.
(4)武汉长江新城地下空间利用规划,2018-2021,主持.
(5)西拉沐沦河特大桥岸坡安全稳定性评估研究,2018-2019,主持.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部挤压流变岩体预应力锚固力学机理及失效破坏机制研究,2014-2017,主持.
(7)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会员基金:2013-2016,主持.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地下工程非线性流变岩体的锚固时效性及其可靠性研究. 2011-2013,主持.
(9)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地下工程锚固界面非线性流变模型及其时效性研究. 2011-2012,主持.
(10)国家基金委重大课题:超长跨海隧道灾害规律和施工控制,2021-2025,骨干
(11)国家科技部973课题:强震区重大岩石地下工程地震灾变机理与抗震设计理论,2015-2019,骨干
(12)国家科技部973课题:深长隧道突水突泥重大灾害致灾机理及预测预警与控制理论,2013-2017,骨干
(13)西部交通科技中心:深埋高地应力软岩公路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2011-2013,骨干
(1)Performance of new type of foamed concrete in supporting tunnel in squeezing Roc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020, 第 1 作者
(2)Elastoplastic damage evolution constitutive model of saturated rock regarding volumetric strain in rock and it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20, 第 1 作者
(3)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roadway in steeply inclined formations and its improved sup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2020, 第 1 作者
(4)Modelling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shield crossing on deformation and force in a large diaphragm wall.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8, 第 1 作者
(5)An anchorage experimental study on supporting a roadway in steeply inclined geological formation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8, 第 1 作者
(6)专著:伍国军,陈卫忠. 急倾斜软岩偏压巷道变形机理及支护稳定性研究.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9-08.
(7)专著:陈卫忠,伍国军,贾善坡等. Abaqus在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01.
(1)近接地下工程稳定性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一等奖, 省级, 2020, 排1
(2)大变形巷道缓冲层支护关键技术与应用, 一等奖, 省级, 2018,排2
(3)复杂气候与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灾害及其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一等奖, 省级, 2011,排7
(4)软岩地下工程长期变形破坏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 二等奖, 部委级, 2010,排2